兵马俑所在位置在哪里
1、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2、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3、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100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
4、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过程是: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
二号坑则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的科学发现。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
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继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编号为三号坑。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扩展资料: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
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
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问答扩展:
1、兵马俑的陶俑工艺是什么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精湛,通过陶冶技术烧制而成。制作过程涉及使用陶模制作初胎,随后覆盖细泥进行打磨和上色,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这些陶俑火候均匀、色泽统一、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确的分工,体现了严格的工作体系。
陶俑的制作分为三个主要步骤。首先,制作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其次,在大型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复泥加工,并对细节进行修饰;最后,将单独制作的头、手和躯干组装在一起,完成陶俑的整体造型。陶俑大型制成后,通常在阴干后放入窑中焙烧,焙烧温度约为1000℃。焙烧完成后,陶俑还需上彩绘,最终完成制作。
陶俑的制作方法主要是模具结合塑形,以塑形为主。陶俑在兵马俑坑附近烧造,使用的泥土是当地黄土,并加入石英砂调制。根据破碎陶俑的信息,可以推测头和手是通过模具制作粗胎后进行细节雕刻的。俑头通常采用合模法制作,分为前后两半,分别制作后组合。合模线通常位于耳后,整齐且无交错。
俑头的制作完成后,再堆泥贴接耳朵、发髻、发辫、冠帻,并进行面部五官的精细雕刻。头部雕刻的重点是五官、胡须和发丝,这些都是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征的关键。陶俑的胡须和发型也是重要部分,雕刻手法多样,即使使用模具,经过细节修饰后,模制的特征变得不明显,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面容。加上多种不同的脸型模具,使得陶俑形象丰富多样。
有学者根据实地考察提出,“千人千面”的俑头并非完全由模具制造,而是工匠直接捏塑而成,因此提出俑头造型非标准化的观点。陶俑的躯干完全是手工塑制,先制作粗胎,然后细致雕刻服饰、铠甲、腰带、带钩等细节。粗胎逐段叠塑而成,工艺过程大致分为六个步骤:足踏板的制作、双脚的塑造、双腿及短裤的接塑、躯干的塑造、阴干躯干大型后粘接双臂、最后插接双手。完成这些步骤后,细致雕饰,最后安装俑头,整个陶俑造型便完成了。
2、兵马俑的历史和社会影响有哪些
1、历史背景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王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5千余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秦献公元年(前381年),“止纵死”,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
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2、社会影响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俑特点: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
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
数以千计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
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个体整体间均有差异,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使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
3、兵马俑遗址分布在哪些地区
兵马俑遗址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主要分布在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的兵马俑坑内。这些遗址包括三个主要的兵马俑坑: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还有大量的附属墓葬和陪葬品出土于附近地区。
美特攻略网,作者:浪迹江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zaskw.cn/zyxgl/7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