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简介青海湖位于哪里

本文共计639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1分9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4年06月18日 00点31分36秒。

青海湖简介青海湖位于哪里

1、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2014年10月20日9时50分,青海湖海心山北侧出现“龙吸水”壮观场景。
2、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3、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

求青海湖的简介比如形成时期地形等等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

2014年10月20日9时50分,青海湖海心山北侧出现“龙吸水”壮观场景。
形成原因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相关内容扩展阅读:

云南大理景点云南大理青海湖景点介绍

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是云南祥云县的一个高原淡水湖,位于祥云县城坝东南角,因湖水清澈得名,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每当秋高气爽,月桂柳稍,荡舟湖中,月光倒映碧水,波光随桨闪动,更增情趣味,该湖风景秀丽,古时列为祥云八景之一,有”青海月痕”之美称,为祥云县风景区之一,是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一个景区。       青海湖长3公里,宽1.5公里,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湖区控制流域96.8平方公里,湖水向东流入中河,距县城东南9公里处,海拔1966米。据地质考察,大约在两百万年前,这里是宽阔的渊谷。当苍山断陷形成洱海时,祥云盆地东南角的地壳随之崩裂,岩浆喷腾,堆积而成现在的“象山”山群,堵塞了盆地水路,在祥云县沙龙区的青海营、沙龙、芮家营、白石岩四乡之间形成了青海湖。青海湖历经数万年的泥沙淤积,蓄水量约7000万立方,可灌面积7500亩,宜养鱼,1960年经人工修整成为一小型蓄水灌溉工程,湖水经板桥峡谷汇入金沙江。       青海湖,属自然湖泊,旧称“青龙海”,因水色清澈而得名,为第四系全新泥沙淤积而形成,青海湖水库原面积约6.3平方公里,总库容700万立方米,盛产鲫鱼、鲤鱼、青鱼,特产莲藕、苇,是水生动植物的“乐园”。湖畔翠竹苍郁,杨柳依依,湖面宽阔,碧波万顷,树木青葱,四季风光,美不胜收,月下观海,情趣黯然。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据《云南县志》载:“在县治之东南青龙海,水光如镜,秋月涵之,更觉澄湛。”昔人有诗曰:“月出东山上,水光色宛然,春江花月夜,风雅宜人逛。”为祥云有名的风景区之一,素有“青海月痕”之美称。湖四周为田原村庄包围,湖中水平波静,清澄见底,田原村景倒映,农家湖面打鱼撒网,岸边吸水灌田,静中有动。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天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秋天来临,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由于早期周围农民过度开发,围湖造田养鱼,使湖面积减少到目前1.73平方公里,库容减少到340万立方米,已失去了蓄水调洪、滞洪、灌溉及调节城市气候的功能。针对青海湖的现状,我县于1999年委托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青海湖扩建可行性研究前期工作。按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开发旅游资源”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青海湖旅游总体规划工作,及早入手,充分准备,立足实际,着眼远景,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以及有前瞻性、预留发展空间、注重休闲度假和生态环保理念的规划原则,在青海湖水库建设开工之前,请云南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出青海湖旅游总体规划方案,修改完善后,祥云青海湖将建成一个4A级旅游景区。       位置: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城坝东南角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青海湖50元,乘游船45元,日月山门票15元       自驾路线:祥云县出发,进入祥姚路,行驶310米左转,进入西昌路,行驶2.6公里右转,进入S220,行驶110米左转,从S220到八里路,行驶1.0公里右转,进入八里路,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沪瑞线,行驶980米左转,从沪瑞线到青海湖,行驶2.8公里,到达青海湖。

青海高原简介(150字左右)

青海省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的高山大川间河流密布,湖泊与沼泽众多,是国内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青海高原上包括高原湖泊、河流湿地、沼泽化草甸湿地三种类型在内的天然湿地资源面积达313.45万公顷,是仅次于西藏的国内第二大湿地资源分布区。由于有大面积湿地,这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据了解,公分布栖息在青海高原各类湿地中的脊椎动物就有123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
近十几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青海高原上出现了冰川退缩、河流断流、湖泊缩小等现象,湿地面积也由此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趋势。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原因,使青海高原湿地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湿地存在形势较为严峻。

超急!!!!!!青海高原的环境简介!!!注意:不是青藏高原!!!

  高原为主的多样性地理构成

  位置: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面同秦岭山地相连,东北面与黄土高原相接,东南面与横断山脉相连,西南与青藏高原腹地羌塘高原连片,西北和北部则隔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同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相望。

  青海位于中国中部偏西,介于东经89º35’-103º04’,北纬31º39’-39º19’。北、东与甘肃省相邻,东南接四川省,南、西南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北同新疆****尔自治区紧邻,是连接西藏、新疆与内陆的纽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青海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多公里。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51%,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

  青海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因此而得名青海,简称青。

  地貌:青海地貌在地质构造作用下,高原差异上表现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具有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

  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8点:

  地势高耸 全省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为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位于西部与新疆交界处;最低海拔为1650米,位于东部民和县下川口湟水出省口。地势起伏状况各地差异较大,总体看西部起伏较小,东部起伏相对较大。

  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 带状展布,地貌基本格局受大地构造单元和新构造运动制约,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大地貌单元基本上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展布。自北而南依次为祁连山–阿尔金山山脉,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共和盆地、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总体来说,北部为山地,中部为盆地,南部为高原和山地。

  各地地貌差异较大 从大地地貌看,东部多为高山深谷,西部为山原宽谷或宽广的盆地。从气候对地貌的作用看,南部多是高寒气候下形成的冰缘地貌和冰川作用下的地貌;西北部多为干燥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东北部以半干旱和半湿润作用下形成的流水地貌为主,也具有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从流水对地貌形成的作用看,东部和东南部流水作用强烈,侵蚀和堆积作用活跃,由于河流切割作用,多深谷和峡谷地貌;西部和西南部流水作用微弱,多山原、谷地、湖盆和平缓的盆地。

  地貌垂直方向具有不同外营力分带与地貌形态的成层分异特点 从山脊至深山河谷,一般为极高山现代冰川作用区、高山冰缘与寒冻作用区,高原面冰缘作用区、流水和湖泊作用区等。流水作用往往在河流谷地形成冲积平原、阶地、台地等地貌类型。

  地貌类型多样 无论是外营力形成的地貌,还是形态地貌,类型均较多。例如,外营力形成的地貌有冰川地貌、冰缘地貌、风成与干燥地貌、流水地貌、湖泊地貌、黄土地貌、重力地貌、构造地貌等。形态地貌有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等。

  山脉众多 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 全省共有四大山脉,从北向南依次为祁连山、阿尔金山、东昆仑山、唐古拉山。它们都有众多的支脉。例如,东昆仑山由北、中、南3列大致呈东西向的支脉组成,北列为祁漫塔格山、布尔汗布达山,中列为阿尔格山,博尔雷克塔格山、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南列为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

  盆地广布 多分布于北部地区 分布于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大型内陆盆地,属荒漠半荒漠盆地。共和盆地是省内第二大盆地,分布于东部地区,属半干旱盆地,黄河从盆地穿过。其他盆地有青海湖盆地、茶卡盆地、哈拉湖盆地、星宿海盆地、西宁盆地、贵德盆地、民和盆地等。柴达木盆地中,还有多个小盆地,如德令哈盆地、马海盆地等。由此而南地形呈“马鞍”状,北部有祁连山和阿尔金山,海拔大都在3500-4000米以上,中部地带多为盆地,海拔多在2000-3300米之间;南部高原海拔大都在4000-4500米以上。

  地貌分区:青海地貌从大的格局可分为3大区

  祁连山 阿尔金山高山和谷地区 包括祁连山的大部(除东段南部地区外)和阿尔金山全部。祁连山地势从东到西逐渐升高,大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西部可达5000米以上。本区有一系列的平行山脉,形成山脉与谷地相间排列。大多数山地和一些大河上游冰缘作用强烈,冰缘地貌广布。祁连山的东段以流水地貌为主,西段以干燥作用地貌为主。

  柴达木 河湟中海拔盆地区 位于祁连山(除东段南部地区外)–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广大地区,由一系列的封闭和半封闭盆地组成,自西向东有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西宁盆地、贵德盆地、民和盆地等,是青海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河湟”是指日月山以东的黄河,湟水谷地及西侧山地,地貌类型主要是河谷阶地,低山丘陵和中山等。

  青南高原区 包括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以南的广大高海拔地区,地势从东到西逐渐升高,山脉有东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多高山和极高山地貌类型。由于河流侵蚀的差异,西部地区主要是江河高原宽谷,东部地区多峡谷和河谷阶地。

  气候 青海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总的特征是:影响气候的因素较多,气温低、缺氧,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日照长,风大且多,气象灾害多。

  影响气候的因素 首先是广大的青藏高原阻挡了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湿润季风,使青海降水偏少,高耸的地势对其上面大气起着冷热源的作用,使高原对流降水多,其次是大气环流的影响,如冬季来自北方的寒潮侵袭全省,夏季既受到中高纬度西风的影响,如高山山体的屹立,使气温随山体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随山体高度(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加。

  气温 青海地势高,因而气温比国内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低得多,无论冬季或夏季,等温线都在高原上形成闭合冷中心。年平均气温南北低,中部较高。一般南北地区在0ºC以下,最低-4ºC以下;中部地带一般在0-8ºC之间。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是:春季升温迅速、秋季降温剧烈、夏季温凉、冬季寒冷。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较小。积温偏少,≥10ºC积温,最高为2914.1ºC(循化县),最低温为45.3ºC(玛多县)。无霜期最高为185天(循化县),许多地区只有几十天,有的地方甚至没有明显的无霜期。

  降水和蒸发 青海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偏少,且分布很不均衡。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地处东南的久治县是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年降水量为760毫米,西北部的冷湖地区是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年降水量仅为17.8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至9月份冬、春季很少。虽然青海降水较少,但降水日数相对较多。降水强度较小,且多夜雨。

  青海绝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高于降水量,一般是年降水多和海拔高的地区年蒸发最小,年降水少和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年蒸发量大。例如: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为几十毫米至200毫米,而年蒸发量在1000毫米以上;青海高原年降水量在300-700毫米之间,而年蒸发量在700毫米左右。

  青海的湿润系数基本上与降水量一致,降水量多的地区湿润系数大,降水量少的地区则湿润系数小。湿润系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太阳辐射与日照 青海是中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是由于青海地势高、空气稀薄、干燥少云,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的距离较海拔低的地区短,被大气层所反射和吸收的部分也较少,因而到达地面的辐射量相对增多。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00千焦耳/平方厘米以上,比国内同纬度东部低海拔地区多167千焦耳/平方厘米以上。

  青海是全国日照时间最长的省份之一,年日照时数2328-3575小时,较国内同纬度地区多400-600小时。年日照时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与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相似。柴达木盆地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是青海乃至全国日照最多的地区之一。

  水文: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其水文总的特征是:既有外流区,又有内陆区;湖泊众多,地表径流从东南到西北递减;西北高山冰川广布。

  河流 青海河流有两大水系,既外流水系和内陆水系。

  省内外流水系由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组成。它们都发源于青海西南部,其中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长江和澜沧江从青南的囊谦县分别流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黄河横贯青南和东部经民和****土族自治县流入甘肃省。河流流域面积以长江和黄河最大,澜沧江次之。省内河流长度,长江流域为9168.3公里,黄河流域为8501.5公里,澜沧江流域为2055.2公里。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主峰格****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大冰川,省内流长1200多公里,横贯青海高原,流域内山川壮丽、牧场肥沃、民风纯朴。

  黄河 中国第二大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各资各雅山麓,省内流长近2000公里,上游河段峡谷深切,落差集中,河水清澈湍激,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省内内陆水系众多,但流程较短,总流域面积占全省河流总流域面积的51.8%。全省共有六大内陆水系,即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青海湖盆地水系、哈拉湖水系、茶卡–沙珠玉水系、祁连山地水系、可可西里水系。内陆河流总长度为7986公里,其中以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最长。

  湖泊 青海湖泊面积仅次于西藏。据水利厅统计,全省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458个,总湖水面积12855.8平方公里。其中,淡、微咸湖泊300个,湖水面积2722.9平方公里;咸水湖135个,湖水面积8823.0平方公里;盐水湖23个,湖水面积1309.9平方公里。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其次是扎陵湖、鄂陵湖、达布逊湖、哈拉湖、可鲁克湖、可可西里湖等。

  地下水 从全省来说,地下水较为丰富,但分布很不平衡。从流域看,地下水在外流水系地区较多,内陆水系地区较少。外流水系中,地下水在黄河流域最多,其次是长江流域,再次是澜沧江流域。内陆水系地下水以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地区较多,其次是祁连山水系、青海湖水系、可可西里水系,而哈拉湖和茶卡–沙珠玉水系地区很少。

  冰川 青海海拔高、高山多,冰川广布。主要分布于昆仑山、祁连山和唐古拉山。冰川面积为4620.71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面积的7.9%。其中,昆仑山冰川面积占全省冰川面积的43.4%,祁连山冰川面积占28.4%,唐古拉山冰川面积占28.2%。

欢迎来到美特攻略网,作者:浪迹江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zaskw.cn/lygl/46814.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